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.eexs.cc

第三章海派文学 刘呐鸥 施蛰存 穆时英

知识回顾:1930年代的文学格局

01、左翼文学:文学中心由北京向上海转移、文艺大众化、文学功能社会化、文学观念现代化;

02、京派文学:学院派、乡土性、积极的怀旧气息、抗战后消散;

03、海派文学:与北京截然不同的城市品格、造就截然不同的文学品格

一、“海派文学”

概述

中国现代消费文化环境的形成,集中表现在30年代的上海。

在这之前,上海外滩的改造,工商经贸的世界化、现代化带动了南京路为代表的四大公司百货业、游乐业、大光明电影院、百乐门舞厅的消费方式,四马路口现代书报业、出版业的发达,现代印刷厂的滚筒飞转,给海派文学带来新的契机。

从接近市民这点看,它们是接续着鸳鸯蝴蝶派的文学商业性传统再来突围,白话小说度过了它的先锋时期,开始向通俗层面回落。

钱理群、温儒敏、吴福辉:《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》

“四大公司”

:第一百货商店、永安百货商场、上海第一食品商店、上海时装公司

1、30年代以前的“初期海派文学”

(1)、新文学的世俗化(内容生活化)、商业化(迎合大众读者)

(2)、过渡性地描写都市(认识尚为肤浅、现代文明体验不足而颓废放荡有余)

(3)、首次提出“都市男女”

这一海派主题(“□□小说”

、“新式的□□小说”

(4)、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(表现上海追新猎奇的风貌,输入各种外国文学新潮)

张资平海派□□小说叶灵凤感伤恋情小说

01、“先锋意识”

与“通俗文学”

齐头并进

02、□□之外,兼具了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

03、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最早推行者之一

04、代表作《女娲氏之遗孽》《菊子夫人》《鸠绿梅》《红的天使》《紫丁香》

2、30年代以后的“第二代海派”

——“新感觉派”

(1)、1924年,围绕东京《文艺时代》杂志聚集起部分作家,如横光利一、片冈铁兵、池谷信三郎、川端康成等,称为“日本新感觉派”

1927年基本消散。

(2)、1928年,一批中国作家开始仿效日本新感觉派,在《无轨列车》《新文艺》《现代》等杂志上活跃。

尤其是刘呐鸥、施蛰存、穆时英。

(3)、1931年,施蛰存发表了《在巴黎大戏院》和《魔道》后,左翼批评家楼适夷撰《施蛰存的新感觉主义》称:“比较涉猎了些日本文学的我,在这儿很清晰地窥见了新感觉主义文学的面影。”

日本“新感觉派”

:新感觉派出现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,日本在1920年爆发了经济危机,1923年又发生了关东大地震。

社会上蔓延着虚无和绝望的思想和及时行乐的风气。

相邻小说
98374983  五年登基三年模拟  我被三个男主争相圈养的日子  [主咒回]不好意思,我白毛过敏  夫人催我当掌门  古代科举养家日常  3265362  摇晃的高脚杯  [BTS]Love Myself  咆哮的河神  [综]替身是正义的伙伴  穿成残疾反派跟女主he了  戚真人没疯[修真]  里予  9878625  终将成为你-沙弥香的青梅竹马  【综英美】奈何岛的侦探事务所  女扮男装但绑定多子多福系统  穿成侯府继母,我靠空间保命  98432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