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EE小说手机版网址 m.eexs.cc

喜获金手指

吃过早饭,乔雅就回了自己的小土屋,她现在越看越觉得这间破破烂烂的单间很不错,也不准备修缮,就这么破着吧。

将屋内的东西重新收拾了一遍,顺便统计出目前的财务状况。

刚刚醒来就出去洗漱,她还没来得及查看土屋内的情况,现在天色更明亮一些,屋内的情况也一目了然。

土炕的长边有一侧贴着木窗,木窗上只简单的糊了报纸,难怪到了早上觉得冷嗖嗖。

土炕贴墙的短边摆了一个炕琴,用来装被褥衣物,这个也是新添置的家具。

原主的一些私密的东西则是锁在了自己带来的藤编行李箱中,外边还挂上一个小小的锁头。

屋内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生活用具,花色的搪瓷洗脸盆和洗脚盆,一张不大的炕几立在仅剩的空地上,一张小马扎叠放在一旁。

打开藤编行李箱清点了自己的财务状况,卖工作收获了八百块和一些钱票,有全国粮票、肥皂票等。

报名下乡的时候给了安置费八十,下乡临别前家里夜给了五十块当作购置费和生活费。

当然之后家里也不会再有补贴,原主很清晰的知道这一点,所以从离开家里的时候也没想过回去。

这些一共九百三十,来之后杂七杂八的买了一些生活用品,修缮小土屋花了一些零碎的钱票,棉袄和棉被都是用家里带来的旧物。

吃食方面第一年有国家统一定量划拨,日常只需要额外购买自己需要的分量,或是偶尔打打牙祭,补充油水。

这时候的知青下乡安置费往北地去的人有230元,原先是由财政直接拨到地方,除去车票费和衣物购置费,由接收地负责吃住安排,以及农具、家具等消耗。

但后面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矛盾,就逐渐变成了接收地只需负责住宿问题,粮食经过县城下拨,知青每个月到公社领取对应的份额。

而知青本人的生活用具就靠领取到的安置费进行安置,车票则是由当地知青办统一购买。

现在剩余八百多,六百整数存在户头上,剩余的两百多则是用于日常开销的现金,妥妥的小富婆一个。

原主是个懂得低调的人,印象中知青点的人都以为她穷得不行,是那种每个月的工资还得攒着寄回家的那类人。

乔雅无比感谢原主给她打下这么一个不错的基础。

确认了自己的目前的财产状况,就开始思考着自己还需要购买些什么东西,同时理顺脑子里多出来的记忆。

知青点目前有七男八女,其中新老知青都有,这期间也有些来了好几年的老知青在这里安家落户,搬离了知青大院。

所以目前知青大院的住宿情况已经满员,要是再有新来的知青估计就得重新起房子。

乔雅回忆着知青的情况,知青点的负责人是下乡有四年时间的徐卫国和许茹。

两人都是一九六七年从京城下乡到富民大队的知青,算是上山下乡活动热潮掀起的第一批学生知青。

四年里早就习惯了村里的生活,也迎接了一批又一批的知青同伴,在知青点里十分有威信。

女知青八人里除了自己和早上见过的来自津市的周雪梅,还有同是京城来的许茹和周美云,来自沪上的秦艳芳和张小菊,以及来自哈城的吴丽丽和黄招弟。

其中吴丽丽、周雪梅和她都是最新一批来的知青。

男知青七个里她的印象都不是很深刻,只记了个大概,能将人名和脸对上。

所在的大队富民大队风气也还不错,靠近大山,山里的物产也很丰饶,不过野兽也多。

富民大队所属公社名为江北公社,是由旧时的江北镇改名而来,隶属于江嫩县城,大队主要是徐黄张三大姓氏组成。

这三个不同的大团体也各自负责大队的不同职位,徐国耀目前是大队长,黄爱军是村支书,张立明则是村里的会计。

据说每次选举中这三个重要岗位基本都是三家人轮流担任,不过这些就和乔雅没什么大的关系,只要村里不出现欺凌知青的情况她就阿弥陀佛了。

相邻小说
死对头成了我徒弟后  小满即足  顶头上司竟是网红青蛙  [崩铁]穿越成为仙舟将军后我成功让景元退休了  炮灰不掺和(快穿)  云深不知处  沉默十二年  渔女致富路  死后开启的找钥匙游戏  青衣行  神行回忆录  [古穿今]今天大清异姓王适应现代社会了吗?  拯救江苔生  三花妹妹今天去哪了  魔尊的念念不忘  春生  小僵尸她一心打棺材  妖怪牵引录  爬坡岁月  我与她随风而去的日子